欢迎来到Introzo百科
Introzo百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行 > 杨粲墓

杨粲墓

日期:2023-09-15 22:06

深溪镇:深溪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东南郊,镇0所在地距市区13公里,是红花岗区东南门户,东、西、南三面与遵义县虾子镇、喇叭镇、龙坪镇接壤,北与红花岗区新蒲镇隔湘江而望;镇域面积101.5平方公里,全镇辖8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107个村(居)民小组;现有人口33909人,其中农业人口31504人;现有耕地27305亩,其中田:17695亩,土:9910亩。 ……

《杨雄墓志》与潼关税村隋代壁画墓

《杨雄墓志》与潼关税村隋代壁画墓

张应桥

2005年,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潼关县税村发掘了一座隋代大型壁画墓,按墓葬规模,墓主人应是隋亲王级贵族。由于墓志被盗,墓主人是谁遂成悬案。新近面世的隋观德王杨雄及其两个夫人的墓志明确其葬地为 “华阴淳乡弘仁里”。联系相关史料和墓志记载,“弘仁里”位于“华阴东原”之内。“华阴东原”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地理名称,大体位于今潼关县境内。再据清毕沅《关中胜迹图志》中“观德王雄墓在潼关县城西十里”之记载,可以把杨雄墓锁定在今潼关县高桥乡境内。这与税村大墓的位置正好相契合,税村大墓主人应该是隋观德王杨雄。

一、杨雄葬地

隋观德王杨雄墓志出土时地不详,志石亦下落不明。赵文成、赵君平两位先生所编《秦晋豫新出土墓志搜佚续编》中载有其拓本,同时刊载有杨雄前夫人长孙淑信的墓志 (大业九年)、后夫人王媛华的墓志(大业九年)、父杨绍的墓志 (建德元年)、杨绍夫人兰胜蛮的墓志(开皇十七年)、子杨续的墓志(永徽三年)、杨续妻乙弗氏的墓志(贞观十七年)[1]。杨氏父子三人分别生活在北魏、北周、隋、唐四朝,且皆身居要职。三个人的墓志时代连续,叙事上起北魏下至唐永徽年间,记载了中国由分裂到统一这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依拓本,杨雄墓志为正方形,边长约102厘米,厚约12厘米。志面有界格,志文正书,共46行,满行46字,计 1917字,首题“隋京兆尹司空公光禄大夫故观德王之墓志铭”。四侧面线刻十二生肖图案,做奔跑状。志盖盝形,顶部边长85厘米,底部边长102厘米。顶部正中浅减地雕刻隶书 “大隋京兆尹司空公光禄大夫故观德王之墓志铭”,5行20字,其外围两周连珠纹,中间填以四神图案,四刹及四周侧面为忍冬纹,整合墓志显得富丽堂皇。杨雄墓志是迄今发现的形制最大、志文最多、规格最高的隋代墓志。

《杨绍墓志》载:建德元年(公元572年)十月十五日,窆于咸阳郡石安县洪渎乡孝义里山。《兰胜蛮墓志》载: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十一月十一日,迁窆于泾阳县龙栖乡。石安县,后赵“石勒置”[2]。出土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渭城乡坡刘村的《拓跋虎妻尉迟将男墓志》称,大周天和四年(公元569年)“葬于夫开府之墓石安县北原之山”[3];出土于咸阳市底张湾的《若干云墓志》称,大周宣正元年(公元578年)“窆于泾阳县洪渎川赵村东北”[4]72-75;20世纪80年代出土于咸阳底张湾的《尉迟运墓志》则称,大成元年(公元579年)“返葬于泾阳县洪渎乡永贵里”[4]101-104。可证石安县于北周建德元年后至宣政元年前改为泾阳县,今咸阳市底张湾一带属石安县洪渎乡永贵里。那么“洪渎乡孝义里”当距此不远,杨绍墓应在咸阳市底张湾附近。其三世孙杨思讷志载“与夫人郑氏合葬咸阳洪度旧茔”[5],四世孙杨执一志载“与故夫人独孤氏同祔京兆咸阳县洪渎原”[6],可见这里自北周至唐是杨氏观王房一直在使用的一处茔地。

《杨雄墓志》载:“大业八年三月十日遘疾薨于辽西郡,春秋七十有三……九年太岁癸酉九月壬申朔还窆于弘仁里山。”《长孙淑信墓志》载:“大业九年九月十三日合葬于京兆华阴县还淳乡之墓。”《王媛华墓志》载:“大业九年九月十三日合葬于华阴县之还淳乡弘仁里。”故知杨雄二夫人早卒,大业九年九月三人合葬于华阴县还淳乡弘仁里,三合墓志同时刊刻。

《杨续墓志》载:“以永徽三年六月廿五日,寝疾薨于安定里之第,春秋八十有三。遗旨薄葬,敛以时服,即以其年十一月十九日迁葬于华州华阴县定城乡之原所。”《杨续妻乙弗氏墓志》载:贞观十七年(公元633年)十月十五日,归葬于华州华阴县之旧茔。

据《杨谟墓志》“(大业二年)改葬于华阴东原丰原乡弘仁里”[7],弘仁里在“华阴东原”。因此,杨雄、杨续父子之墓也应该在 “华阴东原”,这是杨氏“观王房”新辟茔地。

二、华阴东原

“华阴东原”之称屡见北魏至隋唐杨氏墓志。在已发现的北魏至隋唐杨氏墓志中,明确记载葬地“华阴东原”杨氏“越公房”者共12方,其他墓志3方(杨叉、杨孝偡、杨文愻),按葬年顺序列表如表一。

表一中《杨谟墓志》“华阴东原丰原乡弘仁里”和《杨孝偡墓志》“华阴东原留名乡归政里”,表明在县、乡、里俱全的情况下,其间不可能再插入任何一级行政区划名称。开皇九年的《杨景墓志》和《杨叉墓志》分别载“华阴东原乡通灵里”与“华阴县潼乡通灵里”,但“通灵里”是不可能同时既隶属于东原乡又隶属于潼乡的。再结合“潼乡”在杨氏墓志中常见,而“东原乡”仅见此一例,推测“华阴东原乡通灵里”当为“华阴东原潼乡通灵里”之误。故“东原”不是一级行政区划,应指华阴县东部区域。

表一 “华阴东原”出土杨氏墓志统计表

表二 “华阴东原”出土杨氏墓志统计表

注:表一和表二中书目及简称:

①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简称《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

②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简称《专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

③赵君平、赵文成《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简称《搜佚》,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

④赵文成、赵君平《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续编》简称《搜续》,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年。

⑤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简称《疏证》,中华书局,2005年。

关于“弘仁里”,大业二年《杨谟墓志》载为“华阴东原丰原乡弘仁里”,大业九年《杨雄墓志》载“华阴县还淳乡弘仁里山”,永徽三年《杨续墓志》载“华阴县定城乡之原所”。杨雄父子应葬一地,则表明:“弘仁里”所在的“还淳乡”,从大业二年到永徽三年,名称经历了“丰原乡”到“还淳乡”再到“定城乡”的变更。

在族葬制度下,同房祖成员一般应该葬一地。通过对照墓志所载世系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杨氏世系,分析墓志所载乡、里、村等具体地点的联系,尚有已发现杨氏“越公房”墓志15方,其他葬华阴潼乡墓志4方 (杨阿难、杨颖、杨雄、杨续),按葬年顺序列表如表二。

根据对表一的分析,表二中人物都应葬在华阴东原。可见,华阴东原不是一级行政区划,而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地理名称,当指北魏至隋唐时期华阴县东部一片较大区域。它至少涵盖当时华阴县的潼(关)乡、丰原(还淳、定城)乡和留名乡。其中,潼(关)乡下辖习仙里、通零里、招远里、神原里等,留名乡下辖归政里等,丰原(还淳、定城)乡下辖弘仁里等。之所以称华阴东原,大概因这片区域位于“中岳华山”之东,当时华阴县之东部。而出土于今华阴市五方村的另一支弘农杨氏杨播家族墓志,大都不见有葬华阴东原之记载,是因其祖茔位于华山之西、华阴县西部之故。

葬于华阴东原的这些墓志大都没有具体的出土地点,只有“越公房”代表人物杨素及其妻郑祁耶、继母萧妙瑜三人的墓志出土地点明确,即今潼关县吴村乡亢家寨。还有《杨胤季女墓志》出土于潼关县管南村[8],东临亢家寨。故杨氏“越公房”墓志应该大都出土于潼关县吴村乡亢家寨及其附近。由此可见,北魏至隋唐时期的“华阴东原”至少和今潼关县存在重叠区域。那么,杨雄父子墓志很可能出土于今潼关县境内。

清毕沅的《关中胜迹图志》中载:“观德王雄墓在潼关城西十里。”并引 《县志》:“雄,隋宗室。有唐中书侍郎岑文本碑。今碑不存。”[9]按清代一里合今576米计算,10里即5760米。明清潼关县城就是今天港口镇潼关城遗址,其西10里处就已进入今潼关县高桥乡境内。《金石录》载《隋观德王杨雄碑》[10],大概毕沅所引《县志》载岑文本撰杨雄碑。

毕沅是清代知名学者和乾隆朝重臣,曾任翰林院修撰,并两次出任陕西巡抚。在陕期间,“询求旧迹,订伪厘舛”,撰成《关中胜迹图志》,被列入《四库全书》。该书“考据本末,荟萃旧书”,是研究关中历史、地理及文物古迹的重要文献。其对杨雄墓位置的记载,未明何据。《杨雄墓志》的面世,可证毕沅所载是正确的。

三、税村隋墓主人

税村隋墓,是2005年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高桥乡税村抢救发掘的一座大型隋代壁画墓[11]。该墓位于陕西省潼关县高桥乡税村北约300米的农田里,东南距县城约10公里,向北约3000米的渭河岸边即为东汉杨震家族墓地,向东另一原上有隋楚国公杨素家族茔园。墓上原有神道、望柱和石刻等设施。这是一座由长斜坡墓道、7个过洞、6个天井、4个壁龛、砖券甬道和墓室等构成的单室砖墓,平面呈“甲”字形,坐北朝南。水平长度为63.8米,墓底距地表深16.6米。以前曾遭多次盗扰,墓室内除石棺外,墓志及石门被盗一空,仅壁龛中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及珍贵的壁画,特别是用浅减地手法雕刻的线刻石棺和壁画具有重要的艺术和研究价值。

“潼关县税村隋代壁画墓是我国隋唐考古史和美术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是迄今为止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隋代墓葬,为探索杨氏隋皇族墓地和隋代高等级墓葬制度提供了线索。”其长度、深度和天井的配置与唐代太子和亲王的墓葬类似,故发掘者推测,墓主人可能为隋文帝长子、废太子杨勇。杨勇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被废为庶人,杨广继位,矫文帝诏赐死,后追封为房陵王。所以,杨勇墓葬不可能有税村隋墓那样大的规模和奢华;即使如发掘者所言杨广为收买人心厚葬杨勇,也不可能用精美绝伦的画像石棺。故税村大墓主人绝不可能是杨勇。同理,和杨勇一样不得善终的三个弟弟也不可能有这样的待遇。故潼关县高桥乡税村隋墓之主当另有其人。

从墓葬规格看,潼关税村隋代壁画墓为王级规模,与观德王杨雄的身份地位恰相匹配,与杨雄墓志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隋代墓志最为相称。从地理位置看,潼关税村隋代壁画墓位于明清潼关城遗址西约 6300米处,与清毕沅在《关中胜迹图志》中所载的 “隋观德王雄墓在潼关城西十里(5760米)”十分接近(如右图)。

税村隋墓与潼关城遗址位置示意图

税村隋墓 “墓上原有神道、望柱和石刻等设施”,与杨雄墓上原有唐初岑文本撰写的《隋观德王杨雄碑》可以互证。

而且,杨雄夫妇三合墓志装饰纹饰和税村墓中出土石棺上的装饰纹饰,均采用“浅减地细线雕刻”技法。而连珠纹和忍冬纹又是二者最常见的基本装饰图案。这种从技法到内容的高度一致,使我们有理由认为,二者为同批工匠、同时制作的产品,又为同人拥有和使用。

综上判断,潼关县税村隋墓之主人乃隋观德王杨雄,其子杨续墓也应该在附近。隋华阴县还淳乡大体相当于今潼关县高桥乡,而税村就在隋弘仁里内。

参考文献:

[1]赵文成,赵君平.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续编[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

[2]魏收.魏书:地形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4:2608.

[3]咸阳市渭城区文管会.咸阳市渭城区北周拓跋虎夫妇墓葬清理记[J].文物,1993(11):35-39.

[4]员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

[5]吴钢.全唐文补遗:第七辑[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268.

[6]贺知章.杨执一墓志[M]//吴钢.全唐文补遗:第一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114.

[7]吴纲.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8]杜葆仁,夏振英.华阴潼关出土的北魏杨氏墓志考证[J].考古与文物,1984(5).

[9]毕沅.关中胜迹图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10]赵明诚.金石录[M].济南:齐鲁书社,2009.

[11]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潼关税村隋代壁画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8(5):4-31.

(作者单位 洛阳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原载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18年第2期

杨贵妃墓景点介绍 杨贵妃墓在什么地方

1. 杨贵妃墓在什么地方

杨贵妃死后,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公元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后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

公元762年,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不久又被解除兵权。

2. 杨贵妃之墓在什么地方

玄宗李隆基建的。

杨贵妃的陵墓在咸阳市兴平市马嵬办西500米处。

杨贵妃墓其实只是杨贵妃的衣冠冢,位于咸阳市兴平市马嵬办西500米处,距西安63公里。墓呈半球形,冢高3米 ,整座墓冢都用青砖包砌,墓后有一座高约6米的杨贵妃大理石塑像。历代文人曾留下了大量的关于唐明皇的爱情故事,使杨贵妃墓闻名于世,墓冢周围雕刻有历代文人骚客的题咏。

杨贵妃墓是唐代第七个皇帝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杨玉环的墓葬,距今已有1200多年,位于西安以西63公里处的马嵬坡,它以其“古冢留香,诗碑放彩”的独特魅力而驰名海内外。

整个墓园依山而建,呈阶梯状,气势雄伟。拾阶而上映入眼帘的是民国二十五年陕西省府主席邵力子所题的七个金色大字“唐杨氏贵妃之墓”。

3. 杨贵妃的墓葬在哪里

1.周文王陵:咸阳周陵乡周陵中学内。

2.周武王陵:咸阳周陵乡周陵中学内。

3.周成王陵:咸阳市周陵镇陵照村南。

4.周康王陵:咸阳市周陵镇陵东。

5.周共王陵:咸阳市毕塬上。

6.隋恭帝陵:咸阳市乾县阳洪乡乳台村南500米处。

7.昭帝平陵(刘弗陵):咸阳市秦都区大王村至互助村之间(在咸阳火车站坐12路,大王下)。

8.成帝延陵(刘骜):咸阳城北5公里处渭城区周陵乡马家窑村。

9.平帝康陵(刘衎):咸阳城北7.5公里处渭城区周陵乡大寨村

10.元帝渭陵(刘奭):咸阳市渭城区周陵乡新庄村。

11.惠帝安陵(刘盈):咸阳市韩家湾乡白庙村。

12.高祖长陵:咸阳市窑店乡北的咸阳原上。

13.景帝阳陵:咸阳市秦都区张家湾机场汽车专用公路西侧。

14.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乾陵: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

15.僖宗李儇靖陵:咸阳市乾县东北4.5公里的南陵村。

16.肃宗李亨建陵:咸阳市礼泉县北12公里的石马岭。

17.太宗李世民昭陵:咸阳市礼泉县东北2.5公里的九嵕山主峰上。

18.宣宗李忱贞陵:咸阳市泾阳县西北30公里黄村北的仲山之上。

19.德宗李适崇陵:咸阳市城北45公里泾阳县蒋路乡的嵯峨山。

20.敬宗李湛庄陵:咸阳市三原县东北十五公里陵前乡柴家窑村东250米

21.武宗李炎端陵:咸阳市三原县东北17公里徐木塬桃沟村北。

22.高祖李渊献陵:咸阳市三原县东北徐木乡永合村西。

4. 杨贵妃的墓地在什么地方

昭君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县有杨贵妃墓,占地3000平方米;貂蝉、西施下落不明,墓地不详

5. 杨贵妃的墓在哪

正中则是青砖彻垒而成的墓冢,前面有醒目的唐玄宗贵妃杨氏墓,汉白玉杨贵妃雕像显而可见,种种例子可以说明它是杨贵妃最终葬身之所不假。就连时间太过于接近的唐代诗人温庭筠写了一首著名的《马嵬驿》就是围绕马嵬驿之变来述事的,把唐玄宗逃亡蜀地讲成了周穆王西游昆仑,还把他比喻为陈后主,汉皇,贵妃埋血生成碧草,空留长恨。

与其更出名的白居易《长恨歌》也是认可的,用夸浮的手段描写了她的一生,夸其很美,美得不可方物,一瞥一笑,美出天际,尤其那舞姿更是妖娆不论怎样如美丽的线条,这可把志趣相投的唐玄宗给乐坏了,抱的美人归,同乐华清池,日夜沉浸在美声乐谱中。皇帝为了博得美人心,昼夜星驰将荔枝从岭南往过运,就是为了保持新鲜。宫廷内请了各界名人学士,品茶饮酒,手舞足蹈,这里也成就了两个人物一个大诗人李白,另一个则是祸乱之首安禄山。这个安禄山一向被成为贵妃的干儿子,傻样装得连皇帝和贵妃都对其嘲弄不止,却背后慢慢将帝国带向灾难边缘,因此到后来就有皇帝逃亡贵妃殒命这一步。

唐玄宗本来是一个英明之主,是他将大唐带向了第三个盛世,是继唐太宗,武则天继续发展的结果,他将大唐版图尽量维持,尤其是西域,稳住了阿拉伯和吐蕃的威胁,将势力带向了中亚。可等他开元盛世走完了以后帝国就再也不那么完美了,杨贵妃的出现,让他年青的干劲一切消失,开始不理朝政,沉迷于酒色,这也不得不怪一个安禄山出现。安禄山叛乱后,唐玄宗按照唐朝皇帝一贯逃亡路线,往蜀地方向跑去,也让他后辈僖宗效仿,成了大唐的救命稻草。就在他逃亡路上,停在了一个离长安不远的马嵬驿地方,这次叛乱也就因此拉开了,直接将罪魁祸首指向杨贵妃,认为她才是导致大唐倾覆的主要原因,这也因此有杨贵妃身死于马嵬驿一说。

可也有这样的传闻,认为杨贵妃逃亡了日本,而且马嵬驿之变并不是其灾难的发生,反而成为逃脱的一种机会,替身换走了她,她逃亡了日本山口县,为此她们还拿出证据。然而我认为是不可能的,毕竟在当时紧张的局势下,叛军已经席卷大半个帝国,唐玄宗那帮子人急得手忙脚乱,哪会有这个闲功夫想这么多,毕竟当时仇恨祸害大唐的杨贵妃大有人在,唐日也没有那么密切,互相也不太了解对方,杨贵妃哪会想到日本,所以那只是一个传闻而已。

6. 杨贵妃的墓在哪里

大唐芙蓉园里的墓是武惠妃墓。是李隆基亲自为武惠妃选的墓地。

大唐芙蓉园景区位于大雁塔东南侧,它是在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以北,仿照唐代皇家园林式样重新建造的,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大唐芙蓉园的建设立足于展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7. 杨贵妃的墓在什么地方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马嵬镇。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受宠于唐玄宗, 745年册立为贵妃。756年安禄山攻占长安城, 随唐玄宗出逃。马嵬坡兵变中,大将军陈玄礼等协迫唐玄宗赐她自缢。现在的杨贵妃墓占地3000平方米,

8. 杨贵妃的墓地在哪儿

《大唐荣耀》改编自沧溟水小说《大唐后妃传之珍珠传奇》,讲述了中唐时期,吴兴才女沈珍珠在经历血海深仇、深宫争斗、安史之乱后与广平王李俶不离不弃,始终坚守家国大义的感人传奇史诗。

既然 提起唐朝,自然少不了“杨贵妃”,而此次在《大唐荣耀》中出演“杨贵妃”一角的正是实力派“氧气女神”曾黎,这位昔日的“中戏校花”出演位极“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列的“杨玉环”,在最新的剧情当中,杨贵妃自缢而死,马嵬坡兵变贵妃成了牺牲品。不过历史上关于杨贵妃之死有很多说法。

杨贵妃怎么死的历史上?

自缢马嵬坡——死于乱军之中还是佛堂?

有人认为,杨玉环或许死于佛堂。《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禁军将领陈玄礼等杀了杨国忠父子之后,以“后患仍存”为由,强烈要求赐杨玉环一死,唐玄宗无奈,与贵妃诀别后只得下令。杨贵妃“遂缢死于佛室”。

也有人认为,杨贵妃也可能死于乱军之中,这可从一些唐诗中的描述看出。杜牧的“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张佑的“血埋妃子艳”、温庭筠的“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等很多诗句,都认为杨贵妃被乱军杀死于马嵬驿,而不是被强迫上吊而死。一些人称,杨贵妃之死存在其他的可能,比如有人说她实际上是吞金而死。这种说法只出现在刘禹锡所作的《马嵬行》一诗。

杨贵妃没死说——尼姑庵削发为尼

史料记载玄宗皇帝回长安后,秘密令宦官改葬贵妃,但是去改葬的人回来却说不见了贵妃的遗体,只带回了贵妃生前携带的香囊。关于神秘挖墓事件,新旧唐书有两种不同记载。旧唐书里说: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

而新唐书里却只有:香囊犹在。新旧唐书为何有差异?贵妃的遗体是否被盗墓人盗走了?但这样的说法似乎很难成立,危急时刻,民间的人不会很快得知贵妃埋葬的地方。而且倘是盗墓分子所为,就不会留下香囊。那么,新旧唐书哪个记载更准确?旧唐书是唐朝时就记载的,而新唐书是宋朝人根据旧唐书编写的,按常理说应该是旧唐书尤为可信。

杨贵妃没死,她在尼姑庵里削发为尼。唐玄宗离开马嵬驿后,到了蜀地避难,他返回长安以后,要将杨贵妃的尸骨迁移到长安来埋葬。可是,派人到马嵬驿一挖,惊人的事情发生了——尸体消失得无影无踪。

唐玄宗与禁军队伍逃到蜀地再回到长安,前后也就一年多时间。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如此短的时间内尸体肌肉腐烂但骨头必定存在,可是,坟墓里什么也没有。于是,有人就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说杨贵妃死里逃生了。

这就奇怪了,明明被赐死,还陈尸于天井,她怎么逃的呢?这简直是一部悬疑片。

从杨贵妃死里逃生的两种可能性来看,倘若缢杀她的人是有意不将她缢死,或者换宫女替死,那么必定是唐玄宗一手安排的,以便日后团聚。

杨贵妃逃生去了日本?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杨贵妃亡命到了日本。1936年,一位日本少女在电视台向日本电视观众展示了她的家谱等古代文献,言之凿凿地声称自己是杨贵妃的后裔,这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轰动(此事在竹内好主编的日文杂志《中国》有记载)。

日本有种说法,说死者是替身,杨贵妃本人则远逃日本山口县大津郡油谷町久津。据当地的传说讲,认为被缢身亡的,乃是一名侍女。

军中主帅陈玄礼怜贵妃貌美,不忍杀之

9. 杨贵妃墓地在哪里

杨贵妃他爷爷又不是什么达官显贵诸侯王,他的坟墓怎么可能流传到现在,大概杨贵妃死后就应该给人盗墓或者平了,况且杨贵妃故乡的还有争议,容县只是地方之一,杨贵妃故乡有三个说法,一说广西容县,一说陕西华阴,还有一说山西蒲州。

杨贵妃的家乡问题,史学界历来众说不一,但从有关史料来看,考证为容县籍的依据较为充分。其中最具权威的根据是 《全唐文》许子真所写《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碑记中称:“杨妃,容州杨冲人也,离城一十里,小名玉娘……。”容州杨冲,即今容县十里乡杨外村。许子真在唐天宝年间任四门助教,与贵妃是同时代的人物,熟悉她的身世,他所写的碑记,应具有较高的真实。

10. 杨贵妃的墓地在哪里

昭君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县有杨贵妃墓,占地3000平方米;貂蝉、西施下落不明,墓地不详

杨文‖李广墓

李广墓

腊冬时节,雪往往是个不期而遇的话题。古人早有踏雪一词,轻盈中带有悲凉,寒气中带有无奈,这是汉巾方士的感叹。而我终是不同的,但总的说来还是时代的不同,以往的出门入门总是在电器轰鸣中度过,而今天则是想走一走。

具体走到哪里则是没有目的,也就由着足迹漫无目的的走着,由北向南,再由东向西。双脚从南郭寺出发,行至正建的舍利子塔后,再从东向西,行驶两个小时有余来到了一座庙。行人喃喃,似乎这里是石马坪,再走一段初见殿宇。两旁是大理石雕刻的悬梁飞栋,朱漆大门的上方则是李广墓三个大字,正楷而行,刚遒有力,也是符合这位将军的身份。左足一踏,里面的服务人员立刻出门,张口五十门票,想想汉将军的祭堂,实不该虚与委蛇。拿了票,缓走几步便是一方阔地,前后都有石级,绿化两旁立有石马祭司,右侧石马前树碑立传,大概意思就是李广将军再此勒马,后人铭记便将此地叫做石马坪。石马前侧则是一方老石,石中有孔,随想到了这是飞将军射虎误石,簇穿石中的遗迹。看着石马老石,数千年已经过去了,那时的匈奴已经归降,可叹的也是这石马,可曾将今时今事说与了曾今亲扶它们的飞将军。

拾级而上,左右两侧均是暗室,所说暗室是非什么宝库重地,多则是西汉作战匈奴时的地图还有李将军一生的轨迹。这些陈列室昏暗无比,若不是没有一点心理素质很难想象面前站着一位手持戟头戴盔的汉朝武士肃立在你面前。这种比喻极尽是苛刻的,恕我直言,眼观六路,实在没法欺骗自己的眼睛,还有刚进门这位汉将军给予的正气。

进了一道门,这算来也是二道门。但见亭子林立,中间喟然立着一道碑,碑上书写汉将军李广墓六个大字。碑是极高的,它也恰如将军的宝剑,挥斥方遒间斩杀了无数入侵的外敌。李将军手中的茧和这柄剑,讲述了近两千年来“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的气概英豪。碑后便是英雄冢了,它高约10米,周长25米成半球状,四周是直立的青砖,盖顶则是青草现已枯黄。绕冢一圈,直对着碑的一面赫然竖着一方字,它与碑相照,同样的汉字,书写者则是蒋中正。

我望着这座坟茔,看着这幅碑刻,忽然间热血沸腾。这坟茔的主人是汉代的将军,用自己的一生在漠北诉说着一位将士保家卫国的故事。可是到头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自己的鲜血流尽,这是不怕的,因为秦州这份土地滋养的就是热血男儿。想来李将军也是恨卫青的,想来卫青也是理解李将军,可是,千年后已经无法可是了。这幅碑刻的主人同样是北伐无路,流寇无名。南进北去,坐拥秀丽江山也终究是一场空梦。我不懂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现实的讥嘲。我只有默默的绕着这座坟茔,看着这幅碑刻。接着看着这幅碑刻,绕着这座坟茔。

唐太宗常说:“读史可鉴人。”贾谊同样说:“秦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使后人复哀后人矣。”我同样不知,我们是不是后人哀之的矣。出了朱漆大门,我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左右正在扩建高楼的尘埃中。

作者简介:

杨文,笔名,花起子,一个喜欢文字的八零后,希望用本真的文字记录生活的点滴。我也喜欢写作,喝茶,畅谈人生。用自己的认知改变一点点的自己,希望自己做的更好。

顾问

审编

编委

执行编辑

稿约

◉唯原创、唯精品|◉真性情、真文章

关灯